•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卢仝唐朝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翻译和注释

下土

(1).大地。《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唐 张乔 《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明 何景明 《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

(2).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 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 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 宋 曾巩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其一二,已足以度越众虑,非可闚测,可谓有君人之德大。” 鲁迅 《无题》诗:“下土惟 秦 醉,中流辍 越 吟。”

(3).指人间。《诗·小雅·小旻》:“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五:“ 豫章 人 刘广 ,年少未婚,至田舍,见一女子,云:‘我是 何参军 女,年十四而夭,为 西王母 所养,使与下土人交。’ 广 与之chan1|1绵。” 前蜀 贯休 《阳春曲》:“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清 魏源 《杂诗》之四:“维帝高冥冥,安闻下土怨。”

(4).偏远的地方。《汉书·刘辅传》:“臣等愚,以为 辅 幸得託公族之亲,在諫臣之列,新从下土来,未知朝廷体,独触忌讳,不足深过。”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细民冤结,无所控告,下土边远,能诣闕者,万无数人,其得省治,不能百一。”《魏书·朱长生传》:“ 高车 主 阿伏至罗 责 长生 等拜, 长生 拒之曰:‘我天子使,安肯拜下土诸侯!’”

(5).低洼之地。《书·禹贡》:“厥土惟壤,下土坟壚。” 孔 传:“高者壤,下者壚。”一说,下等土地。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 豫州 地有三等,下者坟壚也。”

犹入土。指埋葬。 宋之的 《故乡》:“老的下土的时候,使了财主五吊钱,几年没还上,咱祖上留下来的这几间破草房跟西河沿那八分菜田地,都出给财主了。”

地位

地位 (dìwèi)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职务,职位以及由此显示出的重要程度 position;place;status;standing;posture;rank 地位平等 父亲的地位 ;也指国家、团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 国际地位 人或物所占的地方 place 把你自己放在我的地位上

清高

清高 (qīnggāo) 指品德高尚,不同流合污 morally lofty or upright 自命清高

风雨

(1).风和雨。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之一:“嘉穀卧风雨,稂莠登我场。”《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风雨萧萧夜正寒,扁舟急桨上危滩。”

(2).刮风下雨。《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王悲思之,遣往视觅,天輒风雨,岭震云晦,往者莫至。”

(3).比喻危难和恶劣的处境。《汉书·朱博传》:“﹝ 朱博 ﹞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随从士大夫,不避风雨。”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事实上 愫方 哀怜他,沉默地庇护他,多少忧烦的事隐瞒着他,为他遮蔽大大小小无数次的风雨。”参见“ 风雨如晦 ”。

(4).比喻纷纷的议论和各种各样的传说。《文汇报》1992.2.15:“ 周 余 离婚,被毫不留情的新闻界大肆渲染,重笔浓墨,闹得满城风雨。”参见“ 满城风雨 ”。

精彩推荐:

  • 作者:王维,朝代:唐朝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朝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仍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梁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朝

    不远水云间,悠悠泝鷁还。
    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
    借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 作者:苏轼,朝代:宋朝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 作者:徐彦伯,朝代:唐朝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1-1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朝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虬须公子五侯客,
    一饮千钟如建瓴。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亭亭蜡泪香珠残,
    暗露晓风罗幕寒。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高楼客散杏花多,
    脉脉新蟾如瞪目。

  •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朝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 作者:李隆基,朝代:唐朝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