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明代古诗词_明代古诗大全

明代古诗词_明代古诗大全

朝代:明代诗词,已收录204篇

明代古诗文(第7页):

  •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遍。
    老调疏桐恨传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 画堂基构画船通。
    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
    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
    不妨唤作水晶宫。
  • 说凤阳,说凤阳,
    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
    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
    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
    身背花鼓走四方。
  •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遍。
    老调疏桐恨传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 此身陷入酽寒中,血脉归心迓谷风。
    雪妒冰猜情愈白,云酸日涩笑犹红。
    尘泥养份残骸纳,香影知音惰性空。
    造化小儿凭杜撰,冻凝块垒始丁东。
  •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
    忽然十余次飞马1|1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
    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
    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
    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
    ”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
    次子司马昭日:“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
    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
    我兵若进,中其计也。
    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
  •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杀1*1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 禁卫森严夜寂寥。
    灯山忽见翠召荛。
    六鳌并驾神仙府。
    双鹊连成帝子桥。
    星振珠光铺锦绣。
    月分金影乱琼瑶。
    顾身已自登缑岭。
    何必秦姬奏洞箫。
  •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
    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
    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
    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
    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
    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
    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 画堂基构画船通。
    碧水涟漪碧藻丛。
    波弄日光翻上栋。
    窗含烟景直浮空。
    帘垂菡萏花开上。
    鱼戏栏杆倒影中。
    试倩诗人略评品。
    不妨唤作水晶宫。
  • 扶头酒醒宝香焚,戏写蒲东一片云。
    昨夜隔墙花影动,猛闻人语唤双文。
  •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遍。
    老调疏桐恨传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 翠密红疏,节候乍过寒食。燕冲帘,莺睨树,东风无力。正斜阳楼上独凭阑,万里春愁直。情思恹恹,纵写遍新诗,难寄归鸿双翼。玉簪恩,金钿约,竟无消息。但蒙天卷地是杨花,不辨江南北。
  •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
    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
    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 时近清和气愈浓,雨催花实喜晴风。
    篱边点点如钱大,尽是青青间绿红。

诗词推荐: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缤纷剪彩庆云低,佩玉摇金冷不知。禁殿想趋三白贺,微和先入万年枝。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间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沪酒巾。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诉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锋攒镝飞沸如汤,冷泉之冷常冰霜。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偃如未射李广虎,突如乍叱初平羊。漫山钜竹不知数,
  • 作者:陈文蔚,朝代:宋代
    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此放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 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代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 作者:陈起,朝代:宋代
    送君登广陌,杨柳正依依。别后人应老,庭前叶又飞。闯檐迎过雁,无语立斜晖。还忆西楼月,云寒白雪微。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 作者:释惟一,朝代:宋代
    含笑吟吟,怀毒深深。左搓芒绳生缚鬼子,倒拈蝎尾殃害平人。我虽蹉脚跨他门,幸不遭他毒气熏。如何见得,只此为凭。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事长如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