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南北朝古诗词_南北朝古诗大全

南北朝古诗词_南北朝古诗大全

朝代:南北朝诗词,已收录872篇

南北朝古诗文(第20页):

  • 太微凝帝宇。
    瑶光正神县。
    揆日粲书史。
    相都丽闻见。
    列汉构仙宫。
    开天制宝殿。
    桂栋留夏飚。
    兰橑停冬霰。
    青林结冥蒙。
    丹巘被葱蒨。
    山云备卿霭。
    池卉具灵变。
    重阳集清氛。
    下辇降玄宴。
    骛望分寰队。
    矖旷尽都甸。
    气生川岳阴。
    烟灭淮海见。
    中坐溢朱组。
    步櫩簉琼弁。
    礼登伫睿情。
    乐阕延皇眄。
    测恩跻踰逸。
    {氵公}牒懵浮贱。
    承荣重兼金。
    巡华过盈瑱。
    敢饰舆人咏。
    方惭渌水荐。
  • 从军出陇北,
    长望阴山云。
    泾渭各异流,
    恩情于此分。
    故人赠宝剑,
    镂以瑶华文。
    一言凤独立,
    再说鸾无群。
    何得晨风起,
    悠哉凌翠氛。
    黄鹄去千里,
    垂涕为报君。
  • 驱马盖城西阿盖。
    遥眺盖想京阙盖。
    望极烟原尽。
    地远山河没。
    摇装非短晨。
    还歌岂明发。
    修服怅边覊。
    瞻途眇乡谒。
    驰盖转徂龙。
    回星引奔月。
    乐去哀镜满。
    悲来壮心歇。
    岁华委徂貌。
    年霜移暮发。
    辰物久侵晏。
    征思坐沦越。
    清氛掩行梦。
    忧原荡瀛渤。
    一念起关山。
    千里顾丘窟。
  • 汝颍之士,流离世故,颇有飘薄之叹。
    嗷嗷云中鴈,举翮自委羽。
    求凉弱水湄,违寒长沙渚。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
    一旦逢世难,沦薄恒羁旅。
    天下昔未定,托身早得所。
    官度厕一卒,乌林预艰阻。
    晚节值众贤,会同庇天宇。
    列坐荫华榱,金樽盈清醑。
    始奏延露曲,继以阑夕语。
    调笑辄酬答,嘲谑无惭沮。
    倾躯无遗虑,在心良已叙。
  • 周王逢郑忿,
    楚后值秦冤。
    梯冲已鹤列,
    冀马忽云屯。
    武安檐瓦振,
    昆阳猛兽奔。
    流星夕照镜,
    烽火夜烧原。
    古狱饶冤气,
    空亭多枉魂。
    天道或可问,
    微兮不忍言。
  • 史氏导漳水。
    西门溉河潮。
    图始未能悦。
    克终良可要。
    拥锸劝年首。
    提爵劳春朝。
    平皋草色嫩。
    通林鸟声娇。
    已集故池鹜。
    行莳新田苗。
    何吁畚筑苦。
    方驩鱼稻饶。
  • 萧条依白社。
    寂寞似东皋。
    学异南宫敬。
    贫同北郭骚。
    蒙吏观秋水。
    莱妻纺落毛。
    旅人嗟岁暮。
    田家厌作劳。
    霜天林木燥。
    秋气风云高。
    栖遑终不定。
    方欲涕沾袍。
  • 手中白团扇。
    净如秋团月。
    清风任动生。
    娇香承意发。
  • 劳舟厌长浪。
    疲斾倦行风。
    连翩感孤志。
    契阔伤贱躬。
    亲交笃离爱。
    眷恋置酒终。
    敷文勉征念。
    发藻慰愁容。
    思君吟涉洧。
    抚己谣渡江。
    惭无黄鹤翅。
    安得久相从。
    愿遂宿知意。
    不使旧山空。
  • 圆魄当虚闼。
    清光流思延。
    延思照孤影。
    凄怨还自怜。
    台镜早生尘。
    匣琴又无弦。
    悲慕屡伤节。
    离忧亟华年。
    君如东扶景。
    妾似西柳烟。
    相去既路迥。
    明晦亦殊悬。
    愿为铜铁辔。
    以感长乐前。
  • 小序太元中。
    王父龛定淮南。
    负荷世业。
    专主隆人。
    逮贤相徂谢。
    君子道消。
    拂衣蕃岳。
    考卜东山。
    事同乐生之时。
    志期范蠡之举。
    达人贵自我。
    高情属天云。
    兼抱济物性。
    而不缨垢氛。
    段生藩魏国。
    展季救鲁民。
    师。
    仲连却秦军。
    临组乍不绁。
    对珪宁肯分。
    惠物辞所赏。
    励志故绝人。
    苕苕历千载。
    遥遥播清尘。
    清尘竟谁嗣。
    明哲垂经纶。
    委讲辍道论。
    改服康世屯。
    屯难既云康。
    尊主隆斯民。
  • 恭承此嘉惠。
    末官至南荆。
    敛袵依光采。
    端笏奉仁明。
    再逢绿草合。
    重见翠云生。
    江甸知礼富。
    汉渚闻教清。
    君王澹以思。
    树羽望楚城。
    年积衣剑灭。
    地远宫馆平。
    锦帐终寂寞。
    彩瑟秘音英。
    丹沙信难学。
    黄金不可成。
    迁化每如兹。
    安用贵空名。
    流岩惨中怀。
    凝意方自惊。
    愿借若木景。
    长照忧人情。
  • 六国始咆哮。
    纵横未定交。
    欲竞连城玉。
    翻征缩酒茅。
    折骸犹换子。
    登爨已悬巢。
    壮冰初开地。
    盲风正折胶。
    轻云飘马足。
    明月动弓弰。
    楚师正围巩。
    秦兵未下崤。
    始知千载内。
    无复有申包。
  • 楚材称晋用,
    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
    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
    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
    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
    知余行路难。
  • 暂出白门前,
    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
    侬作博山炉。
  • 郁郁陌上桑,盈盈道旁女。
    送君上河梁,拭泪不能语。
    郁郁陌上桑,遥遥山下蹊。
    君去戍万里,妾来守空闺。
    郁郁陌上桑,皎皎云间月。
    非无巧笑姿,皓齿为谁发?
    郁郁陌上桑,袅袅机头丝。
    君行亦宜返,今夕是何时。
  • 梅花一时艳。
    竹叶千年色。
    愿君松柏心。
    采照无穷极。
  • 客行逢日暮。
    结缆晚洲中。
    戍楼因嵁险。
    村路入江穷。
    水随云度黑。
    山带日归红。
    遥怜一柱观。
    欲轻千里风。
  • 诘旦启门栏。
    繁辞涌笔端。
    苍鹰下狱吏。
    獬豸饰刑官。
    司朝引玉节。
    盟载捧珠盘。
    穷纪星移次。
    归余律未殚。
    雪高三尺厚。
    冰深一丈寒。
    短笋犹埋竹。
    香心未起兰。
    孟门久走路。
    扶摇忽上抟。
    栖乌还得府。
    弃马复归拦。
    荣华名义重。
    虚薄报恩难。
    枚乘还起疾。
    贡禹遂弹冠。
    方垂莲叶剑。
    未用竹根丹。
    一知悬象法。
    谁思垂钓竿。
  •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
    孤灯暖不明,寒机晓犹织。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诗词推荐: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缤纷剪彩庆云低,佩玉摇金冷不知。禁殿想趋三白贺,微和先入万年枝。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间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沪酒巾。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诉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锋攒镝飞沸如汤,冷泉之冷常冰霜。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偃如未射李广虎,突如乍叱初平羊。漫山钜竹不知数,
  • 作者:陈文蔚,朝代:宋代
    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此放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 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代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 作者:陈起,朝代:宋代
    送君登广陌,杨柳正依依。别后人应老,庭前叶又飞。闯檐迎过雁,无语立斜晖。还忆西楼月,云寒白雪微。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 作者:释惟一,朝代:宋代
    含笑吟吟,怀毒深深。左搓芒绳生缚鬼子,倒拈蝎尾殃害平人。我虽蹉脚跨他门,幸不遭他毒气熏。如何见得,只此为凭。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事长如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