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宋朝古诗词_宋朝古诗大全

宋朝古诗词_宋朝古诗大全

朝代:宋朝诗词,已收录92434篇

宋朝古诗文(第4618页):

  • 见春来、又将春尽,狂风那更痴雨。
    一番芳径催人老,回首绿杨飘絮。
    欢会处。
    有小小池亭,止欠妙歌舞。
    光阴梭度。
    对草木幽姿,候禽雅奏,客至未应去。
    十年里,冷落翟公庭户。
    朋来草草樽俎。
    投闲赢得浮生乐,肯羡油幢绣斧。
    春几许。
    任洛谱名葩,留宴耆英侣。
    浮荣竞取。
    纵带玉围腰,印金系肘,争似莺花主。
  • 欲澜秋水剪瞳人,愁绝春山俲玉真。
    擘了荔支抛豆寇,送钩非复近前嗔。
  • 愚鲁何妨与俗违,夷途方始识心归。
    源源自是渊泉出,杲杲宁关庭燎辉。
    莫向天涯寻墨客,须知海内有公非。
    一杯何得如前日,竹杖芒鞋语翠微。
  • 夜梦有人衣帔蜺,水边授我黄龟儿。
    仰看星宿正离离,玉魁东指生斗威。
    明朝我妇忽在蓐,乃生男子实秀眉。
    自磨丹砂调白蜜,辟恶辟邪无宝犀。
    我惭暮年又举息,不可不令朋友知。
    开封大尹怜最厚,持酒作歌来庆之。
    画盆香水洗且喜,老驹未必能千里。
    卢仝一生常困穷,亦有添丁是其子。
  • 九月十月屋瓦霜,家人共畏畦蔬黄;小甖大瓮盛涤濯,青菘绿韭谨蓄藏。
    天气初寒手诀妙,吴盐正白山泉香。
    挟书旁观樨子喜,洗刀竭作厨人忙,园丁无事卧曝日,弃叶狼籍堆空廊。
    泥为缄封糠作火,守护不敢非时尝。
    人生各自有贵贱,百花开时促高宴。
    刘伶病酲相如渴,长鱼大肉何由荐?冻齑此际价千金,不数狐泉槐叶面。
    摩挲便腹一欣然,作歌聊续冰壼传。
  • 外家有金玉,我躬之道术。
    有衣食我家之德心,使我蝉蜕俗学之市,乌哺仁人之林。
    养生事亲汔师古,炊玉爨桂能至今。
    岁暮三十裘,食口三百指。
    寒不缉江南之落毛,饥不拾狙公之橡子。
    平生荆鸡化黄鹄,今日江鸥作樊雉。
    人言无忌似牢之,挽入书林觑文字。
    更蒙著鞭翰墨场,赠研水苍珪玉方。
    蓬门系马晚色净,茅檐垂虹秋气凉。
    湔拂垢面生寒光,汉隶书吕规其阳。
    吕翁之治与天通,不但澄埿烧铅黄。
    初疑蛮溪水中骨,不见鸲鹆目突兀。
    但见受墨无声松花发,颇似龙尾琢紫烟。
    不见罗縠纹粼粼,但见含墨不泄如寒渊。
    往在海濒时,晨夕亲几杖。
    恪居有官次,遣吏问无恙。
    抚摩宝泓置道山,郁郁秀气似舅眉宇间。
    其重可以回进躁之首,其温可以解横逆之颜。
    乌虖端是万乘器,红丝潭石之际知才难。
  • 初信东风入采幡,自挑雪荠饤春盘。
    土牛又送一年老,野鹤不知三迳寒。
    筋力尚堪耕绿野,鬓毛并欲挂黄冠。
    无人共跨南山犊,便作寻花问柳看。
  •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 鍼头如麦芒,气出如车轴。
    间关脉络中,性命寄毛粟。
    而况清净眼,内景含天烛。
    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
    而子於其间,来往施锋镞。
    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
    运鍼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常疑子善幻,他技杂符祝。
    子言吾有道,此理君未瞩。
    形骸一尘垢,贵贱两草木。
    世人方重外,妄见瓦与玉。
    而我初不知,刺眼如刺肉。
    君看目与翳,是翳要非目。
    目翳苟二物,易分如麦菽。
    宁闻老农夫,去草更伤谷。
    鼻端有余地,肝胆分楚蜀。
    吾於五轮间,荡荡见空曲。
    如行九轨道,并驱无击毂。
    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朒。
    请问乐全堂,忘言老尊宿。
  • 迟日烘晴,轻烟缕昼,琐窗雕户慵开。人独春闲,金猊暖透兰煤。山屏缓倚珊瑚畔,任翠阴、移过瑶阶。悄无声,彩翅翩翩,何处飞来。片时千里江南路,被东风误引,还近阳台。腻雨娇云,多情恰喜徘徊。无端枝上啼鸠唤,便等闲、孤枕惊回。恶情怀,一院杨花,一径苍苔。
  • 盛世千龄合,宗工四海瞻。
    天心初吁俊,云翼首离潜。
    德望完圭角,仪形壮陛廉。
    徐鸣苍玉佩,尽校碧牙签。
    纶掖清光注,銮坡茂渥沾。
    文明诚得主,政瘼尚烦砭。
    右府参机务,东涂赞景炎。
    庙谟资石画,兵略倚珠钤。
    坐镇均劳逸,斋居养智恬。
    讴谣喧井邑,惠化穆苍黔。
    进律朝章旧,疏恩物议佥。
    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申甫周之翰,龟蒙鲁所檐。
    地灵奎宿照,野沃汶河渐。
    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
    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海谷移文省,溪堂燕豆添。
    班春回绀幰,问俗卷彤襜。
    舟檝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治装行入觐,金鼎重调盐。
  •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斜阳。
    暂停征辔,聊共引离觞。
    多少蓬莱旧侣,频回首、烟霭茫茫。
    孤村里,寒鸦万点,流水绕低墙。
    魂伤。当此际,轻分罗带,暗解香囊。
    谩赢得青楼,薄幸名狂。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有余香。
    伤心处,长城望断,灯火已昏黄。
  • 楚山无尽,看西来新拥,石城双旆。立马花边金镫暖,遥想元戎小队。白雪歌成,莫愁去後,往事空千载。一时吟啸,风流不减前辈。闻道梦泽南州,日高初睡足,雅宜高会。老去愁多谁念我,空对云山苍翠。南雁归时,白头应记得,尊前倾盖。送君南浦,无情空恨江水。
  • 护霜云日霭晴空。锦围中。卷香风。弄玉乘鸾,人自蕊珠宫。天遣岁寒为伴侣,还待得,谪仙翁。等闲随处是春功。笑相从。寸心同。不羡鱼轩,蝉冕共荣封。只爱阶庭兰玉秀,梅不老,对乔松。
  • 细草沿阶软。迟日薄,蕙风轻蔼微暖。春工靳惜,桃红尚小,柳芽犹短。罗帏绣幕高卷。又早是、歌慵笑懒。凭画楼,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堪叹。傅粉疏狂,窃香俊雅,无计拘管。青丝绊马,红巾寄泪,甚处迷恋。无言泪珠零乱。翠袖滴、重重渍遍。故要知、别後思量。归时觑见。
  •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 从来叹赏内黄侯,风味尊前第一流。
    只合蹒跚赴汤鼎,不须辛苦上糟丘。
  •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 仁义晋阳主,神功致太平。
    子孙承事业,妇寺窃权衡。
    府卫兵先坏,租庸调不行。
    未几三百载,逆贼入宫城。
  • 十载驱驰翰墨场,翩翩霞佩高颉颃。
    赋窥贾马搜班扬,诗崇晋汉卑齐梁。
    斯文未丧道未亡,欲寻坠绪何茫茫。
    萧骚裋褐凄风霜,匣中蛟龙吼干将。
    男儿有志行四方,安用把笔工文章。
    掀髯长啸挽大荒,残烟落日尘沙黄。
    纷纷蚁穴争侯王,邯郸一梦炊黄粱。
    断鹤续凫谁短长,世间万事俱亡羊。
    何如长歌归故乡,古松流水绕石床。
    浊酒一壶琴一张,卧听孺子歌沧浪。

诗词推荐: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缤纷剪彩庆云低,佩玉摇金冷不知。禁殿想趋三白贺,微和先入万年枝。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间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沪酒巾。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诉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锋攒镝飞沸如汤,冷泉之冷常冰霜。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偃如未射李广虎,突如乍叱初平羊。漫山钜竹不知数,
  • 作者:陈文蔚,朝代:宋代
    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此放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 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代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 作者:陈起,朝代:宋代
    送君登广陌,杨柳正依依。别后人应老,庭前叶又飞。闯檐迎过雁,无语立斜晖。还忆西楼月,云寒白雪微。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 作者:释惟一,朝代:宋代
    含笑吟吟,怀毒深深。左搓芒绳生缚鬼子,倒拈蝎尾殃害平人。我虽蹉脚跨他门,幸不遭他毒气熏。如何见得,只此为凭。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事长如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