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先秦古诗词_先秦古诗大全

先秦古诗词_先秦古诗大全

朝代:先秦诗词,已收录756篇

先秦古诗文(第38页):

  •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性 一作:君子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
    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
    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
    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我,小人也。
    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
    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
    ’今而后知不足。
    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
    ”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
    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
    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
    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
    尔公尔侯,逸豫无期。
    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 彤弓弨兮,受言藏兮。
    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兮。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
    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钟鼓既设,一朝醻之。
  • 明明上天,照临下土。
    我征徂西,至于艽野。
    二月初吉,载离寒暑。
    心之忧矣,其毒大苦。
    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岂不怀归?畏此罪罟!昔我往矣,日月方除。
    曷云其还?岁聿云莫。
    念我独兮,我事孔庶。
    心之忧矣,惮我不暇。
    念彼共人,眷眷怀顾!岂不怀归?畏此谴怒。
    昔我往矣,日月方奥。
    曷云其还?政事愈蹙。
    岁聿云莫,采萧获菽。
    心之忧矣,自诒伊戚。
    念彼共人,兴言出宿。
    岂不怀归?畏此反覆。
    嗟尔君子,无恒安处。
    靖共尔位,正直是与。
    神之听之,式穀以女。
    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
    上帝甚蹈,无自暱焉。
    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
    上帝甚蹈,无自瘵焉。
    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
    彼人之心,于何其臻。
    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 彼侯人兮,何戈与殳。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1]。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2]。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 九罭之鱼[1],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 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
    山水险阻,黄金子午。蛇盘鸟栊,势与天通。
  • 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1|1日。
    日月阳止,女之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陴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
    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
    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坼不副,无菑无害。
    以赫厥灵,上帝不宁。
    不康禋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
    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荏菽旆旆。
    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
    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粟。
    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糜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
    恒之糜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
    载谋载惟,取萧祭脂,取羝以軷。
    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胡臭亶时,后稷肇祀。
    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我心忧伤,念昔先人。
    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彼昏不知,壹醉日富。
    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教诲尔子,式榖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我1|1日斯迈,而月斯征。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
    哀我填寡,宜岸宜狱。
    握粟出卜,自何能榖。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诗词推荐:

  • 作者:曹勋,朝代:宋代
    缤纷剪彩庆云低,佩玉摇金冷不知。禁殿想趋三白贺,微和先入万年枝。
  • 作者:陈襄,朝代:宋代
    郊原绿意动游人,湖上晴波见跃鳞。间逐牙旗千骑远,暗惊梅萼万枝新。寻僧每拂题诗壁,邀客仍将沪酒巾。寄语文园何所苦,且来相伴一行春。
  • 作者:方回,朝代:宋代
    蓬莱水浅尘几扬,历劫不动此道场。黄金何年佛氏土,白云自古仙人乡。吾故不能知鸿荒,尝闻许由避陶唐。南巡会稽忆夏后,西渡浙水传秦皇。欲镌文字示万世,想曾摩挲崖藓苍。君臣岂不亦一到,父老失记书传亡。思莼人归乱聪勒,衣锦军起诉宏昌。教士四万虏吴友,子弟八千从项梁。锋攒镝飞沸如汤,冷泉之冷常冰霜。风涛汹地保恬静,火云爇天饶清凉。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偃如未射李广虎,突如乍叱初平羊。漫山钜竹不知数,
  • 作者:陈文蔚,朝代:宋代
    主人命酒嫌杯浅,狂客催诗恨句迟。此放直须诗酒领,十分春色在花枝。
  • 作者:陆游,朝代:宋代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 作者:刘辰翁,朝代:宋代
    少微星小。抚剑气横空,隐见林杪。夜来宋都如雨,更长得奇哉懰皎。与汝三龄,览余初度,一语占先兆。暮年喜见,甲申聚五星照。堪叹亡国馀民,老人孺子,尔汝霜桥晓。骑马听鸡朝寂寞,梦入南枝三绕。洛社耆英,行窝真率,著我真堪笑。与公试数,开禧嘉定宝绍。
  • 作者:陈起,朝代:宋代
    送君登广陌,杨柳正依依。别后人应老,庭前叶又飞。闯檐迎过雁,无语立斜晖。还忆西楼月,云寒白雪微。
  • 作者:韩愈,朝代:唐代
    来往再逢梅柳新,别离一醉绮罗春。久钦江总文才妙,自叹虞翻骨相屯。鸣笛急吹争落日,清歌缓送款行人。已知奏课当征拜,那复淹留咏白蘋。
  • 作者:释惟一,朝代:宋代
    含笑吟吟,怀毒深深。左搓芒绳生缚鬼子,倒拈蝎尾殃害平人。我虽蹉脚跨他门,幸不遭他毒气熏。如何见得,只此为凭。
  • 作者:佚名,朝代:唐代

    事长如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