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韩愈古诗文作品

韩愈古诗文作品

朝代:唐代,已收录920篇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问:韩愈的名句有哪些?

答:韩愈名句大全

韩愈古诗文(第31页):

  • 偶坐藤树下,暮春下旬间。藤阴已可庇,落蕊还漫漫。
    新叶大,珑珑晚花乾。==青天高寥寥,两蝶飞翻翻。
    时节适当尔,怀悲自无端。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狂风簸枯榆,狼藉九衢内。
    春序一如此,汝颜安足赖。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柳枝弱而细,悬树垂百尺。
    左右同来人,金紫贵显剧。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艳姬蹋筵舞,清眸刺剑戟。心怀平生友,莫一在燕席。
    死者长眇芒,生者困乖隔。少年真可喜,老大百无益。
  • 君子法天运,四时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势,取舍无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远忧疑。
  •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 佛法入中国,尔来七百年。齐民逃赋役,高士著幽禅。
    官吏不之制,纷纷听其然。耕桑日失隶,朝署时遗贤。
    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少小涉书史,早能缀文篇。
    中间不得意,失迹成延迁。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围棋斗白黑,生死随机权。七博在一掷,枭卢叱回旋。
    战诗谁与敌,浩汗横戈鋋。饮酒尽百盏,嘲谐思逾鲜。
    有时醉花月,高唱清且绵。四座咸寂默,杳如奏湘弦。
    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七月,惊电让归船。
    怒水忽中裂,千寻堕幽泉。环回势益急,仰见团团天。
    投身岂得计,性命甘徒捐。浪沫蹙翻涌,漂浮再生全。
    同行二十人,魂骨俱坑填。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失职不把笔,珠玑为君编。
    强留费日月,密席罗婵娟。昨者至林邑,使君数开筵。
    逐客三四公,盈怀赠兰荃。湖游泛漭沆,溪宴驻潺湲。
    别语不许出,行裾动遭牵。邻州竞招请,书札何翩翩。
    十月下桂岭,乘寒恣窥缘。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
    自从入宾馆,占吝久能专。吾徒颇携被,接宿穷欢妍。
    听说两京事,分明皆眼前。纵横杂谣俗,琐屑咸罗穿。
    材调真可惜,朱丹在磨研。方将敛之道,且欲冠其颠。
    韶阳李太守,高步凌云烟。得客辄忘食,开囊乞缯钱。
    手持南曹叙,字重青瑶镌。古气参彖系,高标摧太玄。
    维舟事干谒,披读头风痊。还如旧相识,倾壶畅幽悁。
    以此复留滞,归骖几时鞭。
  •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
    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
    ”曰:“何患焉?可以成美。
    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
    川不可防,言不可弭。
    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成败之迹,昭哉可观。
      维是子产,执政之式。
    维其不遇,化止一国。
    诚率此道,相天下君;交畅旁达,施及无垠,於虖!四海所以不理,有君无臣。
    谁其嗣之?我思古人!
  •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
    龟之大兮只以奄鲁。
    知将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 灿灿辰角曙,亭亭寒露朝。
    川原共澄映,云日还浮飘。
    上宰严祀事,清途振华镳。
    圆丘峻且坦,前对南山标。
    村树黄复绿,中田稼何饶。
    顾瞻想岩谷,兴叹倦尘嚣。
    惟彼颠瞑者,去公岂不辽。
    为仁朝自治,用静兵以销。
    勿惮吐捉勤,可歌风雨调。
    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
  • 幽怀不能写,行此春江浔。适与佳节会,士女竞光阴。
    凝妆耀洲渚,繁吹荡人心。间关林中鸟,亦知和为音。
    岂无一尊酒,自酌还自吟。但悲时易失,四序迭相侵。
    我歌君子行,视古犹视今。
  • 有鸟夜飞名训狐,矜凶挟狡夸自呼。乘时阴黑止我屋,
    声势慷慨非常粗。安然大唤谁畏忌,造作百怪非无须。
    聚鬼征妖自朋扇,罢掉栱桷颓墍涂。慈母抱儿怕入席,
    那暇更护鸡窠雏。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纵之岂即遽有害,斗柄行拄西南隅。谁谓停奸计尤剧,
    意欲唐突羲和乌。侵更历漏气弥厉,何由侥幸休须臾。
    咨余往射岂得已,候女两眼张睢盱。枭惊堕梁蛇走窦,
    一夫斩颈群雏枯。
  • 长沙千里平,胜地犹在险。况当江阔处,斗起势匪渐。
    深林高玲珑,青山上琬琰。路穷台殿辟,佛事焕且俨。
    剖竹走泉源,开廊架崖广。是时秋之残,暑气尚未敛。
    群行忘后先,朋息弃拘检。客堂喜空凉,华榻有清簟。
    涧蔬煮蒿芹,水果剥菱芡。伊余夙所慕,陪赏亦云忝。
    幸逢车马归,独宿门不掩。山楼黑无月,渔火灿星点。
    夜风一何喧,杉桧屡磨飐。犹疑在波涛,怵惕梦成魇。
    静思屈原沈,远忆贾谊贬。椒兰争妒忌,绛灌共谗谄。
    谁令悲生肠,坐使泪盈脸。翻飞乏羽翼,指摘困瑕玷。
    珥貂藩维重,政化类分陕。礼贤道何优,奉己事苦俭。
    大厦栋方隆,巨川楫行剡。经营诚少暇,游宴固已歉。
    旅程愧淹留,徂岁嗟荏苒。平生每多感,柔翰遇频染。
    展转岭猿鸣,曙灯青睒睒。
  • 周楚仍连接,川原乍屈盘。云垂天不暖,尘涨雪犹乾。
    印绶归台室,旌旗别将坛。欲知迎候盛,骑火万星攒。
  • 严严王母宫,下维万仙家。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方朔乃竖子,骄不加禁诃。偷入雷电室,輷掉狂车。
    王母闻以笑,卫官助呀呀。不知万万人,生身埋泥沙。
    簸顿五山踣,流漂八维蹉。曰吾儿可憎,奈此狡狯何。
    方朔闻不喜,褫身络蛟蛇。瞻相北斗柄,两手自相挼。
    群仙急乃言,百犯庸不科。向观睥睨处,事在不可赦。
    欲不布露言,外口实喧哗。王母不得已,颜嚬口赍嗟。
    颔头可其奏,送以紫玉珂。方朔不惩创,挟恩更矜夸。
    诋欺刘天子,正昼溺殿衙。一旦不辞诀,摄身凌苍霞。
  • 羡君齿牙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我今呀豁落者多,
    所存十馀皆兀臲。匙抄烂饭稳送之,合口软嚼如牛呞。
    妻儿恐我生怅望,盘中不饤栗与梨。只今年才四十五,
    后日悬知渐莽卤。朱颜皓颈讶莫亲,此外诸馀谁更数。
    忆昔太公仕进初,口含两齿无赢馀。虞翻十三比岂少,
    遂自惋恨形于书。丈夫命存百无害,谁能点检形骸外。
    巨缗东钓倘可期,与子共饱鲸鱼脍。
  •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
    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
  • 蔼蔼溪流慢,梢梢岸筱长。穿沙碧竿净,落水紫苞香。
    朝游孤屿南,暮戏孤屿北。所以孤屿鸟,与公尽相识。
    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
    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风雨秋池上,高荷盖水繁。未谙鸣摵摵,那似卷翻翻。
    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
    汩汩几时休,从春复到秋。只言池未满,池满强交流。
    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湖上新亭好,公来日出初。水文浮枕簟,瓦影荫龟鱼。
    郡楼乘晓上,尽日不能回。晚色将秋至,长风送月来。
    柳树谁人种,行行夹岸高。莫将条系缆,著处有蝉号。
    柳巷还飞絮,春馀几许时。吏人休报事,公作送春诗。
    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新月迎宵挂,晴云到晚留。为遮西望眼,终是懒回头。
    源上花初发,公应日日来。丁宁红与紫,慎莫一时开。
    乍似上青冥,初疑蹑菡萏。自无飞仙骨,欲度何由敢。
    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自有人知处,那无步往踪。莫教安四壁,面面看芙蓉。
    以上韩愈作品《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首》共21首
  •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
    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
    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
    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
    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
    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余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
    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
    山农惊见之,随我劝不休。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
    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
    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
    幸有用余俸,置居在西畴。
    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
    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
    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
    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
    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
    拖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
    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
    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
    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诗词推荐:

  • 作者:王维,朝代:唐朝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朝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仍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梁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朝

    不远水云间,悠悠泝鷁还。
    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
    借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 作者:苏轼,朝代:宋朝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 作者:徐彦伯,朝代:唐朝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1-1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朝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虬须公子五侯客,
    一饮千钟如建瓴。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亭亭蜡泪香珠残,
    暗露晓风罗幕寒。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高楼客散杏花多,
    脉脉新蟾如瞪目。

  •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朝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 作者:李隆基,朝代:唐朝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