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主页 > 诗词大全 > 韩愈古诗文作品

韩愈古诗文作品

朝代:唐代,已收录920篇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问:韩愈的名句有哪些?

答:韩愈名句大全

韩愈古诗文(第41页):

  •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饥。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
    搴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园吏,书之存雄词。
    千年事已远,二字情可推。
    我读此篇日,正当寒雪时。
    吾身固已困,吾友复何为。
    薄粥不足裹,深泥谅难驰。
    曾无子舆事,空赋子桑诗。
  • 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暂出城门蹋青草,远于林下见春山。
    应须韦杜家家到,只有今朝一日闲。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春风也是多情思,故拣繁枝折赠君。
    已分将身著地飞,那羞践踏损光晖。
    无端又被春风误,吹落西家不得归。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高花万万层。
    幸自枝条能树立,可烦萝蔓作交加。
    傍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寂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
    架倒藤全落,篱崩竹半空。宁须惆怅立,翻覆本无穷。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
    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喜君眸子重清朗,携手城南历旧游。
    忽见孟生题竹处,相看泪落不能收。
    以上韩愈作品《游城南十六首》共15首
  • 驽骀诚龌龊,市者何其稠。力小若易制,价微良易酬。
    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嘶鸣当大路,志气若有馀。
    骐骥生绝域,自矜无匹俦。牵驱入市门,行者不为留。
    借问价几何,黄金比嵩丘。借问行几何,咫尺视九州。
    饥食玉山禾,渴饮醴泉流。问谁能为御,旷世不可求。
    惟昔穆天子,乘之极遐游。王良执其辔,造父挟其輈。
    因言天外事,茫惚使人愁。驽骀谓骐骥,饿死余尔羞。
    有能必见用,有德必见收。孰云时与命,通塞皆自由。
    骐骥不敢言,低徊但垂头。人皆劣骐骥,共以驽骀优。
    喟余独兴叹,才命不同谋。寄诗同心子,为我商声讴。
  • 辛夷高花最先开,青天露坐始此回。已呼孺人戛鸣瑟,
    更遣稚子传清杯。选壮军兴不为用,坐狂朝论无由陪。
    如今到死得闲处,还有诗赋歌康哉。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宫门一锁不复启,
    虽有九陌无尘埃。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春田可耕时已催,王师北讨何当回。放车载草农事济,
    战马苦饥谁念哉。蔡州纳节旧将死,起居谏议联翩来。
    朝廷未省有遗策,肯不垂意瓶与罍。
    前随杜尹拜表回,笑言溢口何欢咍。孔丞别我适临汝,
    风骨峭峻遗尘埃。音容不接只隔夜,凶讣讵可相寻来。
    天公高居鬼神恶,欲保性命诚难哉。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清晨辉辉烛霞日,
    薄暮耿耿和烟埃。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
  •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
    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
    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
    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
    侬幸无负犯,何由到而知。官今行自到,那遽妄问为。
    不虞卒见困,汗出愧且骇。吏曰聊戏官,侬尝使往罢。
    岭南大抵同,官去道苦辽。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州南数十里,有海无天地。飓风有时作,掀簸真差事。
    圣人于天下,于物无不容。比闻此州囚,亦有生还侬。
    官无嫌此州,固罪人所徙。官当明时来,事不待说委。
    官不自谨慎,宜即引分往。胡为此水边,神色久戃慌。
    亢瓦大瓶罂小,所任自有宜。官何不自量,满溢以取斯。
    工农虽小人,事业各有守。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
    得无虱其间,不武亦不文。仁义饬其躬,巧奸败群伦。
    叩头谢吏言,始惭今更羞。历官二十余,国恩并未酬。
    凡吏之所诃,嗟实颇有之。不即金木诛,敢不识恩私。
    潮州虽云远,虽恶不可过。于身实已多,敢不持自贺。
  •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舟行忘故道,屈曲高林间。林间无所有,奔流但潺潺。
    嗟我亦拙谋,致身落南蛮。茫然失所诣,无路何能还。
  •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人皆余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 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此屋岂为华,于我自有余。中堂高且新,四时登牢蔬。
    前荣馔宾亲,冠婚之所于。庭内无所有,高树八1-1九株。
    有藤娄络之,春华夏阴敷。东堂坐见山,云风相吹嘘。
    松果连南亭,外有瓜芋区。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
    山鸟旦夕鸣,有类涧谷居。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
    恩封高平君,子孙从朝裾。开门问谁来,无非卿大夫。
    不知官高卑,玉带悬金鱼。问客之所为,峨冠讲唐虞。
    酒食罢无为,棋槊以相娱。凡此座中人,十九持钧枢。
    又问谁与频,莫与张樊如。来过亦无事,考评道精粗。
    跹跹媚学子,墙屏日有徒。以能问不能,其蔽岂可祛。
    嗟我不修饰,事与庸人俱。安能坐如此,比肩于朝儒。
    诗以示儿曹,其无迷厥初。
  • 河之水,去悠悠。我不如,水东流。我有孤侄在海陬,
    三年不见兮使我生忧。日复日,夜复夜。三年不见汝,
    使我鬓发未老而先化。
    河之水,悠悠去。我不如,水东注。我有孤侄在海浦,
    三年不见兮使我心苦。采蕨于山,缗鱼于渊。我徂京师,
    不远其还。
  • 宣城去京国,里数逾三千。念汝欲别我,解装具盘筵。
    日昏不能散,起坐相引牵。冬夜岂不长,达旦灯烛然。
    座中悉亲故,谁肯舍汝眠。念汝将一身,西来曾几年。
    名科掩众俊,州考居吏前。今从府公召,府公又时贤。
    时辈千百人,孰不谓汝妍。汝来江南近,里闾故依然。
    昔日同戏儿,看汝立路边。人生但如此,其实亦可怜。
    吾老世味薄,因循致留连。强颜班行内,何实非罪愆。
    才短难自力,惧终莫洗湔。临分不汝诳,有路即归田。
  •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羲和驱日月,疾急不可恃。
    浮生虽多涂,趋死惟一轨。胡为浪自苦,得酒且欢喜。
    白露下百草,萧兰共雕悴。青青四墙下,已复生满地。
    寒蝉暂寂寞,蟋蟀鸣自恣。运行无穷期,禀受气苦异。
    适时各得所,松柏不必贵。
    彼时何卒卒,我志何曼曼。犀首空好饮,廉颇尚能饭。
    学堂日无事,驱马适所愿。茫茫出门路,欲去聊自劝。
    归还阅书史,文字浩千万。陈迹竟谁寻,贱嗜非贵献。
    丈夫意有在,女子乃多怨。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离离挂空悲,戚戚抱虚警。露泫秋树高,虫吊寒夜永。
    敛退就新懦,趋营悼前猛。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名浮犹有耻,味薄真自幸。庶几遗悔尤,即此是幽屏。
    今晨不成起,端坐尽日景。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冏冏。
    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尘埃慵伺候,文字浪驰骋。
    尚须勉其顽,王事有朝请。
    秋夜不可晨,秋日苦易暗。我无汲汲志,何以有此憾。
    寒鸡空在栖,缺月烦屡瞰。有琴具徽弦,再鼓听愈淡。
    古声久埋灭,无由见真滥。低心逐时趋,苦勉祗能暂。
    有如乘风船,一纵不可缆。不如觑文字,丹铅事点勘。
    岂必求赢馀,所要石与甔。
  •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朝。只见有不如,不见有所超。
    食作前日味,事作前日调。不知久不死,悯悯尚谁要。
    富贵自絷拘,贫贱亦煎焦。俯仰未得所,一世已解镳。
    譬如笼中鹤,六翮无所摇。譬如兔得蹄,安用东西跳。
    还看古人书,复举前人瓢。未知所穷竟,且作新诗谣。
  • 梁维西南屏,山厉水刻屈。禀生肖剿刚,难谐在民物。
    荥公鼎轴老,烹斡力健倔。帝咨女予往,牙纛前岔坲。
    威风挟惠气,盖壤两劘拂。茫漫华黑间,指画变恍欻。
    诚既富而美,章汇霍炳蔚。日廷讲大训,龟判错衮黻。
    樊子坐宾署,演孔刮老佛。金舂撼玉应,厥臭剧蕙郁。
    遗我一言重,跽受惕斋慄。辞悭义卓阔,呀豁疚掊掘。
    如新去耵聍,雷霆逼飓风日。缀此岂为训,俚言绍庄屈。
  •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近最清奥。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 昔在四门馆,晨有僧来谒。自言本吴人,少小学城阙。
    已穷佛根源,粗识事輗軏。挛拘屈吾真,戒辖思远发。
    荐绅秉笔徒,声誉耀前阀。从求送行诗,屡造忍颠蹶。
    今成十馀卷,浩汗罗斧钺。先生閟穷巷,未得窥剞劂。
    又闻识大道,何路补黥刖。出其囊中文,满听实清越。
    谓僧当少安,草序颇排讦。上论古之初,所以施赏罚。
    下开迷惑胸,窙豁劚株橛。僧时不听莹,若饮水救暍。
    风尘一出门,时日多如发。三年窜荒岭,守县坐深樾。
    征租聚异物,诡制怛巾袜。幽穷谁共语,思想甚含哕。
    昨来得京官,照壁喜见蝎。况逢旧亲识,无不比鹣蟩。
    长安多门户,吊庆少休歇。而能勤来过,重惠安可揭。
    当今圣政初,恩泽完狘。胡为不自暇,飘戾逐鹯鷢。
    仆射领北门,威德压胡羯。相公镇幽都,竹帛烂勋伐。
    酒场舞闺姝,猎骑围边月。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从兹富裘马,宁复茹藜蕨。余期报恩后,谢病老耕垡。
    庇身指蓬茅,逞志纵猃猲。僧还相访来,山药煮可掘。
  •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流水盘回山百转,生绡数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
    南宫先生忻得之,波涛入笔驱文辞。
    文工画妙各臻极,异境恍惚移于斯。
    架岩凿谷开宫室,接屋连墙千万日。
    嬴颠刘蹶了不闻,地坼天分非所恤。
    种桃处处惟开花。
    川原近远蒸红霞。
    初来犹自念乡邑,岁久此地还成家。
    渔舟之子来何所,物色相猜更问语。
    大蛇中断丧前王,群马南渡开新主。
    听终辞绝共凄然,自说经今七百年。
    当时万事皆眼见,不知几许犹流传。
    争持酒食来相馈,礼数不同樽俎异。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无梦寐。
    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人间有累不可住,依然离别难为情。
    船开棹进一回顾,万里苍苍烟水暮。
    世俗宁知伪与真,至今传者武陵人。
  •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
    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 休垂绝徼千行泪,共泛清湘一叶舟。
    今日岭猿兼越鸟,可怜同听不知愁。
  • 夭行失其度,阴气来干阳。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小人但咨怨,君子惟忧伤。饮食为减少,身体岂宁康。
    此志诚足贵,惧非职所当。藜羹尚如此,肉食安可尝。
    穷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且况天地间,大运自有常。
    劝君善饮食,鸾凤本高翔。
  •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七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诗词推荐:

  • 作者:王维,朝代:唐朝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朝

    吟君雉媒什,一哂复一叹。
    和之一何晚,今日仍成篇。
    岂唯鸟有之,抑亦人复然。
    张陈刎颈交,竟以势不完。
    至今不平气,塞绝泜水源。
    赵襄骨肉亲,亦以利相残。
    至今不善名,高于磨笄山。
    况此笼中雉,志在饮啄间。
    稻梁暂入口,性已随人迁。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但恨为媒拙,不足以自全。
    劝君今日后,养鸟养青鸾。
    青鸾一失侣,至死守孤单。
    劝君今日后,结客结任安。
    主人宾客去,独住在门阑。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作者:陶渊明,朝代:魏晋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 作者:梅尧臣,朝代:宋朝

    不远水云间,悠悠泝鷁还。
    分亭接鸡犬,举酒对河山。
    残雪依荒碛,寒烟入暝湾。
    借人鸾枳叹,一并在离颜。

  • 作者:苏轼,朝代:宋朝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落日衔翠壁,暮云点烟鬟。
    浩歌清兴发,放意末礼删。
    是时岁云暮,微雪洒袍斑。
    吏退迹如扫,宾来勇跻攀。
    台前飞雁过,台上雕弓弯。
    联翩向空坠,一笑惊尘寰。

  • 作者:徐彦伯,朝代:唐朝

    大位天下宝,维贤国之镇。殷道微而在,受辛纂颓胤。
    山鸣鬼又哭,地裂川亦震。媟黩皆佞谀,虔刘尽英隽。
    孤卿帝叔父,特进贞而顺。玉床逾皓洁,铜柱方歊焮。
    奉国历三朝,观窍明一瞬。季代猖狂主,蓄怒提白1-1刃。
    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陨越,知死故不吝。
    已矣竟剖心,哲妇亦同殉。骊龙暴双骨,太岳摧孤仞。
    周发次商郊,冤骸悲莫殣。锋剑剿遗孽,报复一何迅。
    驻罕歌淑灵,命徒封旅榇。自尔衔幽酷,于嗟流景骏。
    丘坟被宿莽,坛戺缘飞磷。贞观戒北征,维皇念忠信。
    荒坟护草木,刻桷吹煨烬。代远恩更崇,身颓名益振。
    帝词书乐石,国馔罗芳衅。伟哉烈士图,奇英千古徇。

  • 作者:温庭筠,朝代:唐朝

    长钗坠发双蜻蜓,碧尽山斜开画屏。虬须公子五侯客,
    一饮千钟如建瓴。鸾咽姹唱圆无节,眉敛湘烟袖回雪。
    清夜恩情四座同,莫令沟水东西别。亭亭蜡泪香珠残,
    暗露晓风罗幕寒。飘飖戟带俨相次,二十四枝龙画竿。
    裂管萦弦共繁曲,芳樽细浪倾春醁。高楼客散杏花多,
    脉脉新蟾如瞪目。

  • 作者:杜甫,朝代:唐朝

    春生南国瘴,气待北风苏。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爽携卑湿地,声拔洞庭湖。
    万里鱼龙伏,三更鸟兽呼。
    涤除贪破浪,愁绝付摧枯。
    执热沉沉在,凌寒往往须。
    且知宽疾肺,不敢恨危途。
    再宿烦舟子,衰容问仆夫。
    今晨非盛怒,便道即长驱。
    隐几看帆席,云州涌坐隅。

  • 作者:杜荀鹤,朝代:唐朝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 作者:李隆基,朝代:唐朝

    城阙天中近,蓬瀛海上遥。归期千载鹤,春至一来朝。
    采药逢三秀,餐霞卧九霄。参同如有旨,金鼎待君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