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 汉语字典
  • 汉语词典
  • 笔画笔顺
  • 成语词典
  • 诗词大全
  • 诗词名句
  • 近反义词
  • 产假计算器
  • 考试信息
  • 网名生成器
  • 宝宝起名
  • 查询工具
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考试培训,学习资料,成绩查询,考试信息网
职业学校
热搜: 建筑专业 卫生学校 幼师专业 高铁乘务 专科 中学
所有专业分类
  • 专业目录

    高铁专业 幼师专业 航空旅游 IT计算机 财务会计 汽修专业 建筑水利 邮政物流 医学专业
  • 中学目录

    辽宁中学 北京中学 吉林中学 天津中学 黑龙江中学 上海中学
  • 小学名录

    北京小学 天津小学 上海小学 重庆小学 河北小学 山西小学
  • 网站首页
  • 自考院校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新疆宁夏西藏内蒙古江苏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海南安徽福建山东江西广东
  • 中职中专四川贵州重庆云南甘肃陕西
  • 专科学校山东上海河北青海山西广西内蒙古黑龙江海南贵州辽宁西藏广东吉林宁夏河南新疆江苏浙江湖北福建湖南北京安徽天津江西陕西重庆四川甘肃云南
  • 本科院校广东青海重庆贵州辽宁广西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西云南陕西甘肃吉林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内蒙古西藏新疆宁夏黑龙江安徽山东江西福建江苏浙江
  • 卫生学校贵州卫校重庆卫校甘肃卫校陕西卫校四川卫校云南卫校
  • 幼师学校云南幼师四川幼师重庆幼师甘肃幼师陕西幼师贵州幼师
  • 铁路学校云南甘肃重庆四川陕西贵州
  • 汽修学校贵州汽修云南汽修重庆汽修甘肃汽修四川汽修陕西汽修
  • 专业目录高铁专业幼师专业航空旅游IT计算机财务会计汽修专业建筑水利邮政物流医学专业机械制造其他专业
铜仁学院
  • 铜仁学院

  • 关注人数:206
  • 所在地区:贵州 铜仁
  • 学校性质:综合院校 本科 本科
  • 主要专业:
  • 联系电话:0856-5232273
  • 学校官网:
  • 院校地址: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 更新时间:2022-09-01 15:05:00
    • 学校介绍

    铜仁学院位于“中国西部名城”——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泱泱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在“软科2019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中,学校排名520位,名列贵州综合性本科高校第六、市州本科高校第一。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开启了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依托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确立了“小而精”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培育)学科教育学为引领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

    学校现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其中,学历生259人,语言生409人)。联合培养了全日制研究生133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正高级职称13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人,省管专家2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9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铜仁市市管专家6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着力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格品质健全、专业知识坚实、技术技能较强,具有智慧灵性和国际视野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40项、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73项、省级126项;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专业1个(园林)、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黔黔辅导员工作室)1个。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现有贵州省区域一流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重点建设(含支持)学科7个;建有院士工作站及分站各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贵州省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贵州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高校工程中心3个、贵州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贵州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1个,市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和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民族文化研究院、梵净生态研究院、铜仁学院中老(老挝)研究中心等校级科研机构5个。三年来,学校获得科研总经费15990.6万元;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000多项,其中,国家级课题28项、省部级课题188项;发表学术论文2498篇,其中,在SCI、SSCI、CSSCI上发表论文170篇;获得授权专利733项,出版专著136部、教材70部;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6项,其中,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7项,贵州省科技进步奖5项。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校政企合作,组建了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联盟,与德江、沿河和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县、区政府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铜仁市委宣传部、铜仁市食药监局、铜仁市大数据管理局和达内集团、威顿化工、红星锰业、华丰农投等200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及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展了有效的项目合作,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融合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泰国、俄罗斯、蒙古、印度尼西亚等16个国家的国际学生668名。三年来,先后与80余所国(境)外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派出了300余人次学生、90人次教师赴国(境)外大学交流学习;与柬埔寨共建的“柬埔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是贵州省与柬埔寨国家教育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唯一高校。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人,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锤炼“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材料与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先后涌现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的学生张蕾,国家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和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的教师李怡净,贵州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田仁碧,“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明德学生最高奖获得者、不顾伤痛勇救伤者的90后女孩何林霞等一批明德楷模,彰显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铜仁学院将以“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主线,以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行动纲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坚定不移推进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为早日把学校全面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数据截止2019年7月12日)

    展开全文
    • 上一学校
    • 上一篇:泉州轻工职业学院
    • 下一篇:韶关市仁化县仁化镇中心小学
    • 下一学校
  • 相似学校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东莞理工学院
      • 东莞理工学院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 南方医科大学
      • 南方医科大学
  • 热点新闻
    •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大专网站
    • 曲靖初中毕业上什么中专学校好
  • 网站首页
  • 中职中专
  • 专业目录
  • 本科院校
  • 中学信息
  • 专业信息
  • 在线报名
  • Copyright © 2024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