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欢迎访问中国考试信息网!
  • 今天是:
主页 > 汉语字典 > 嗛是什么意思 嗛的读音 嗛的解释

拼音:xián,qiàn,qiè ,注音:ㄒㄧㄢˊ,ㄑㄧㄢˋ,ㄑㄧㄝˋ ,部首:口,笔画:13
结构:,五笔:KUVO ,字形:左右结构
统一码:55DB ,郑码:JUXK ,仓颉码: , 繁简: ,四角码:68037

嗛笔顺

嗛笔顺:竖、横折、横、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基本解释

    〈形〉

    1. 通“谦”。谦虚

      易之嗛嗛。——《汉书·艺文志》

      思嗛约兮。——班固《东征赋》

      嗛嗛之德。——《国语·晋语》

    2. 又如:嗛小(谦虚谨慎);嗛退(谦逊退让);嗛约(谦恭检束);嗛嗛(谦逊的样子)

    3. 另见qiǎn

    〈名〉

    1. 猴鼠之类的颊囊

      窃取人食,皆知自实其嗛。——唐·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另见qiān

    〈动〉

    1. 用嘴含

      嗛,口所衔也。从口,兼声。——《说文》

      景帝恚,心嗛之而未发也。——《史记·外戚世家》

      而昆莫生,弃于野。乌嗛肉飞其上,狼往乳之。——《史记·大宛列传》

    2. 怀恨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高启《书博鸡者事》

    〈形〉

    1. 歉收;不足

      一谷不升谓之嗛。——《谷梁传·襄公二十四年》

      满则虑嗛。——《荀子·仲尼》

      今谷嗛未报。——《汉书·郊祀志》

    2. 通“谦”。谦虚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庄子·齐物论》

      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荀子·仲尼》

      《易》之嗛嗛。——《汉书·艺文志》

    3. 满足;快意。通“慊”

      由俗谓之,道尽嗛矣。——《荀子·解蔽》

      齐桓公夜半不嗛。——《战国策·魏策二》